文/青陽胤月   今天凌晨三點半才睡下,還是因為害怕自己“啪啪啪”敲鍵盤的聲音會吵到室友才不甘心地關上了電腦的。   這世上,熬夜的只有三種人。第一種是用夜晚的時間來醉生夢死、放飛自我的,類似于某些學校里通宵打游戲的學生;第二種是白天效率極高,到了夜晚還抓緊時間不斷地提升自我的,類似于傳說中哈佛凌晨四點鐘的燈火;第三種是白天拖拖拉拉、效率很低,把事情堆積到晚上不得不處理的時候才熬夜趕工的,類似于我……   其實時間本來是夠用的,已經準備好了推送的圖文材料,七篇推送只要再稍稍排版一下便可完工,算起來最多也只需要半天的時間而已。雖然我明明有一整天的時間,卻還是從昨晚十一點才開工,一直到今天凌晨三點半才草草收場。   我昨天一整天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起床、改一篇稿子、吃飯、逛淘寶、刷微博、看推送……一轉眼到了晚上七點。我放下手機,打開電腦,覺得到了這個點已經不得不開工了,卻突然電話鈴響,一個朋友請客去吃自助烤肉。我咽了口唾沫,狠下心與自己的懶惰抗爭,“不好意思啊,我還有一些工作沒做完,就不去了吧,謝謝你了。”對方依舊熱情,“一定要這么急嗎?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要不你帶著電腦來,邊吃邊工作?”我心里想著,如果帶著電腦去那應該是可以在今晚做完的吧,要不就去?大快朵頤的我果然將工作拋在了腦后,擔心得最多的事情也就是“晚上又吃這么多肯定要長胖”……愉悅的饕餮盛宴結束時,時針指向了十點。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整個人都陷入了焦急、恐慌和后悔的情緒中,匆忙地趕回住處又浪費了我一個小時。“如果我早點做完不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去和朋友吃飯了嗎?既然沒有做完那我還出去吃飯干嘛呢?”心中懊惱不已,但還是不得不接受現實,從頭開始做起。(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大概這種經歷很多人都有過吧。   本來時間充足,完成手頭的任務綽綽有余,可是卻要先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其他事情,甚至先娛樂消遣一番,等到最后不得不做的時候才開始奮起直追。或者是只給自己留下自認為充足的時間,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后期限之前的那幾個小時在擔驚受怕中度過,無法享樂也無法工作。   說到底,都是因為拖延。   如果說拖延是一種病,那么大概沒有人能夠逃得過它的魔爪,最多也只是程度輕重的不同罷了。那你可能會說,“既然大家都拖延,那我拖一拖也沒什么事兒吧?”   可是程度的重要性就在這種時候體現出來了,有的人只會拖延一個小時,而且在這一個小時中還做了其他有價值的事情,可是你也許是拖延十個小時,這十個小時全部都用來消遣娛樂了。(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再者,拖延有很大的危害,它像個溫柔的惡魔,在日復一日中將你的智慧和英雄夢想消耗殆盡。   一、浪費時間   在你去真正做你所拖著的正事之前,多半做到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其他事,甚至是娛樂消遣。這是完完全全的浪費時間。   二、損害身體   在你不得不去完成那件事情的時候,多半時間已經不夠了,你可能會熬通宵或者連續熬幾個通宵,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三、折磨精神   在時間不那么充足的時候去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正常人都會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大家應該也都有過體會。更加深刻的是對自己拖延的自責和害怕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恐懼,整個人陷入無法擺脫的焦慮之中。   拖延可以說是人類的本性,因為拖延來源于人自身的懶惰、懈怠、對簡單和有趣的追求、對勞心費力思考的躲避,所以是比較難克服的。同時給你一局游戲和一頁數學練習題,你愿意推遲做哪一樣?工作放在那里,但你還是想先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逛逛淘寶,于是時光飛逝,而你的工作卻沒什么質與量的飛躍。   若你想要克服拖延,在這種時候,或許你要先建設自己的內心。   首先你要客觀地想象一下這件事情沒有按時完成會產生的嚴重后果。   現在還不想去整理面試要用到的材料,可是兩個小時之后就開始面試了。如果還不開始做,可能會在面試遲到,與自己心儀的工作offer失之交臂。   其次回憶一下上一次或記憶深刻的某一次因為拖延而付出的慘痛代價。   或許是拖沓著不愿意寫策劃,到了截止日期通宵趕工,不僅質量不佳,還沉浸在自我譴責的愧疚和害怕無法按時完成的恐懼中無法自拔;或許是某次你拖延著懶得去取車票,導致你誤了車造成一系列的麻煩事兒。   想象一下提前完成工作后的輕松和愉悅感。   小時候自己老是在寒暑假最后幾天趕作業,記得在某一年的寒假,我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破天荒在假期的頭一個星期里寫完了所有的作業,至今還記得那種假期全程放開了玩兒和旁觀別的小伙伴火急火燎地趕作業的那種快樂。   最后不斷告訴自己,“現在就去做!”   這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因為這才是你從空想到行動的轉變,這才是你整個動作的開始。人的懶惰是一種本性,要克服,只能慢慢培養自己的執行力,培養出自己說做就去做的習慣。每一次堅持執行對自己“現在就去做!”的命令,下次拖延的幾率就會變得更小,因為你的每一次“立即去做”都在改變自己拖延的壞習慣、加強自己的執行力。   若能戒掉拖延,大幅度減少在做正事之前所浪費的時間,你的人生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千萬不要小看了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若你將這些時間投入到別的地方,不斷去學習和創造,一段時間之后你的人生會上升一個臺階。或許是利用零碎的時間自學一門外語,可能兩年過后你就可以看視頻不要字幕;或許是把節約下來的時間拿去健身,可能堅持下去你的身體會比同齡人更加健康與健美。   就算你不把剩余下來的時間拿去學習和培養技能,單單是不必心急如焚熬夜趕工我都覺得是快樂的。   時光總是匆匆,拖著拖著你就發現自己從少年變成了青年,從青年變成了中年,然后馬上兩鬢斑白、年過半百。若不是拖延,你本該有更多的可能和更廣闊的天空。   最后,附上一首錢鶴灘的《明日歌》,與君共勉!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朝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10我喜歡

一個尼姑的悲壯頌歌               (小說)                              (一)                           一天,黃竹村村民見面就互相傳遞“何三姑”英勇犧牲的消息,人人同情傷感敬佩⋯⋯。          何三姑何許人也?                   (二)          粵東——閩粵贛交界處方圓數百里崇山峻嶺,千溝萬壑,森林茂密,怪石嶙峋,泉水叮咚,鳥語花香。那里有座寺廟,廟堂一百多平米是天生自然的巖洞。洞頂十分平整,離地垂直有三米多高如人工雕琢過一般,。大洞兩旁還有兩個約十平米的小洞,安上門就是臥室。真是天造地設的兩房一廳的沒有瓦頂磚墻的人家住房。房屋底下泉水叮咚,冬暖夏涼,是人們修練誦經養生的人間仙境!         不知什么年代,那里成了廟堂——可能終日云霧繚繞吧,故取名“云竺寺”,在庵堂頂上的峭壁上鑿了謄紅漆的“云竺寺”三個大字。大堂后壁中間的大神座上安放著觀音菩薩和神話傳說中的各種慈目善面普濟眾生的讓人崇拜而又叫不出名字的十幾尊神像金身。                    (三)           廟里只有一老一小兩個尼姑——老的已年屆古稀之年,人們不知她姓甚名誰,大家都習慣叫她姑婆;小的據說是姑婆撿養某窮苦人家養不起偷偷抱到該廟堂放生的女嬰,現也長成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但她已削發為尼,戴上船型的尼姑帽子分不清是男是女,長得眉清目秀、白皙皙的瓜子臉,十分俊美,令人喜愛。姑婆對來燒香拜佛的信男信女介紹說她叫“何三姑”。                  (四)           據說姑婆是清朝末年光緒宣統年間的宮女,娉妃,還未被皇帝寵幸開簾,是老處女。十幾二十年積蓄了不少金銀手飾珠寶。中華民國后她看破紅塵,來到此風水寶地因地制宜拿出部分積蓄建了這“云竺寺“廟堂。平時一日三餐靠來求神拜佛的香客的齋酥米板和捐贈的香油錢度日尚有節余;自己在廟旁開幾畦菜地種些辣椒蔥蒜姜豆等自食其力,日子過得別有一番滋味。        姑婆頗有文化,博古通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無疑,何三姑養女在其調教下也成了頗有文化素養的絕代美女佳人。因此,這個“云竺寺”聲名遠播,姑婆圓寂后,何三姑便成了“云竺寺”唯一住持。何三姑為人善良剛常,附近幾個村莊的村民大都不識字,有文書柬帖來往信函婚慶聯對都來寺廟請求何三姑履辦,自然,村民也會賜賞大小紅包一個,或送些米粟瓜薯以示酬謝。何三姑衣食亦無憂無慮。        數十年來,何三姑已和附近村民自然而然結成了親密深厚的魚水情誼暫且不表。                     (五)           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湖南農民“秋收起義”農民軍和朱德領導的南昌“八一”起義軍于江西井岡山會師,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立了蘇維埃政府,掀開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        自此,“云竺寺”成為我黨井岡山革命命根據地與外圍黨組給的地下交通站,何三姑自然成為我黨的地下交通員;好些黨的秘密會議在這里召開。她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貢獻!         1934年的第五次反圍剿中,我黨由于執行了共產國際顧問李德和極左路線三人組之一博古的堡壘陣地戰的錯誤戰術,犧牲了過半的有生力量,造成我黨我軍重大損失!不得不撤離井岡山,進行舉世聞名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北上抗日……                 (六)           何三姑接受黨組織的安排,留原地以尼姑的身份作掩護,繼續干革命。某一天早上,何三姑正在銷廢文件,準備外出以化緣身份打探敵情。沒想到數百敵軍在綽號活閆王地主的引領下悄無聲息的包圍了寺廟。活閆王對才貌雙全的何三姑垂涎已久,想霸占她為妾。活閆王緊緊抱住何三姑進行調戲,雙方扭打到寺廟前懸崖邊上,何三姑用盡全力抱著活閆王滾落萬川懸崖同歸于盡⋯⋯悲哉,壯哉!               (七)            事后,村民帶著我黨游擊隊員好不容易找到何三姑的尸體,在“云竺寺”的山頂上的一株千年古松旁建了一座偌大的墳墓:在她大名兩邊刻了“功德無量;彪炳千秋”八個紅漆大字。每年清明節,不少村民自發前去掃墓,寄托哀思⋯⋯         一年一度的 “清明節”即將到來,以表老朽對無數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英勇犧牲的烈士的崇敬緬懷之情,謹撰此文以示后人!            八秩老朽劉寶嶺 +10我喜歡

【小小說】陸芬華/他是個人   上世70年代,小玉是一家工廠的合同工。這個工廠800多人。她在翻砂車間。翻砂就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后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翻砂是這個廠最重最累最臟的活,都是合同工或有“毛病”的人干的。 有一天,廠領導帶來一個四五十歲的男子,介紹說:這是個“右派”,放你們車間里改造。說完像放下一件東西一樣把“右派”扔下走了。大家也不知道他姓啥名誰,也沒人跟他打招呼。 “右派”低拉著頭,也沒說話,也沒表情。領導走后,他看大家都在干什么,自己也去干了。他與誰的身體距離近點兒,人家都干緊挪挪,好像他是溫疫,都躲著他。 下班時,大家都去吃飯,車間主任對“右派”說,你把那堆零件搬到那邊。 “右派”嗯了一聲就去搬。那是一大堆鐵制件,一個人一小時也搬不完。待他搬完。食堂也關門了。 下午上班,那堆零件,在指定位置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右派”還在掃地。也沒人搭理他,沒人問他吃飯沒有。 “右派”是不能住職工宿舍的,也沒人愿與他同舍,他被安排在廠后面一個放雜物的倉庫里住宿。 周三下午,固定的政治學習時間。老程式,會議一開始,就讓那幾個“右派”站到前面,先批斗一翻,這次又增添了一個。批斗時,領導介紹說,這是我們廠新來的“右派”劉X林,是省委機關的大“右派”。然后起身,提著劉x林耳朵說:“在這兒,你要好好改造,接受群眾再教育噢!” 從那兒后,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右派”叫劉X林。在廠里,年長的大家都會叫師傅,但“右派”人們是直呼姓名的,哪怕年齡比他小一倍的小毛孩兒也叫他劉X林。 車間領導經常把大家不想干或下班沒干完的活,留給劉X林干。年輕人有什么不想干的活,也會喊:劉x林,把什么什么干干。 不管誰喊,劉X林都低拉著頭,嗯一聲,立馬去干。沒人跟他多說一句話,他也從不跟人說什么話。好像機器一般,只會低頭干活。 每次批斗會后,都不讓“右派”們吃飯。 冬天的一個周三,冰天雪地,政治學習會上,劉X林又照例被批了,幾個政治積極分子還上去打了他,把他打倒在地,令他站起來再打,嘴還流了血。會后仍沒吃的,連一口熱水也沒有。小玉看在眼里,心里隱隱作痛。 她看著,中午讓老劉加班,沒吃飯;下午又挨了那么重的打,再不吃晚飯,他能挺得過寒冷的冬夜嗎? 越想她越睡不下,就從家里做了一大碗面條,從后門悄悄端到老劉住的車庫。 黑暗中,她推了推破爛的門,說:喝碗熱湯吧!聽到里面老劉過來,她把碗隔門縫遞了過去,趕緊閃離。估摸他吃完了,再來把碗端走。 從那兒后,每當老劉挨批,不讓吃晚飯,小玉就會偷偷的送碗飯來。中午,如果老劉加班沒吃飯,小玉也會想法把自己那個饃存下,提前上班,送給他吃。 后來,十年動亂結束了,老劉平翻了,回省委做了主要領導。他專程返回工廠,找到小玉,把她安排到省委工作。大伙都羨慕唏噓,問小玉怎么有這樣的先見之明,知道老劉有一天會當大官? 小玉說:我沒有什么先見之明,當時我只是想,不管他犯多大的錯,他都還是個人,不能讓他餓死、凍死! +10我喜歡

如果有來生,我一定自私點,不愿你們成家成才,只愿我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孩子們,再見。   再也不見!          大家都說王教授命好。   他自己是醫學界名家,一生獲獎無數,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三個孩子都畢業于名牌大學,出國深造后把家安在國外,真是祖墳上冒青煙了。老兩口也常常引以為豪。   然而老伴因病撒手人寰后不久,王教授也滿臉笑容地奔向遙遠的天堂了,留下了一封一式三份的遺書,上面蓋著公證處鮮紅的印章:   孩子們,原諒我的自私,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早晚都要離開這個世界,我舍不得你們,更愛你們。你們的榮譽讓我自豪,你們的成績讓我驕傲。然而自從你媽去世后,我閑來無事,收藏字畫,喝喝茶,溜溜鳥,寫寫字,收藏一些名家字畫。一個人的生活也挺有滋有味的。然而人吃五谷雜糧,后來我才發現我連生病也生不起——你們都說在國外路途遙遠,工作繁忙,沒法回來,我身邊連一個人都沒有。     天下父母都盼兒女成材,任勞任怨,奉獻畢生心血。看著你們一天天長大成人,一個個功成名就,一天天超越夢想,一個個遠走高飛,一天天牽腸掛肚,一個個聞聲思人…我多么欣慰啊,可是如今每當看到別人家歡聲笑語,我就恨自己,當初如果不嚴格要求,哪怕有一個學習不好的,現在也會陪在我身邊,今天載我去看大海,明天載我去游山川,對我噓寒問暖,貼心照顧,那是何等的幸福!   我住院的時候,雖然天天有學生來看望我,但是很少有人愿意留下來陪我。幸虧有小高在,他不僅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主治醫生。他看我一個人住院,主動照顧我,陪我抽血化驗,拍片檢查,跑上跑下,就連吃喝拉撒一齊全包了。工作的時候,他是醫生,他細心治療;工作之余,他是親人,陪我聊天;我有個頭疼腦熱,一個電話就解決了;節假日,小高小兩口接我過去共度佳節。我們相伴三十個春秋,在外人看來,我們才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彌留之際,有小高陪伴,我心甚慰,現將字畫家產轉給他。如果有來生,我一定自私點,不愿你們成家成才,只愿我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孩子們,再見。   再也不見!       作者簡介::劉振漢,筆名:難得糊涂 +10我喜歡


趙振豪的評價心得林芳瑜的特別推薦張先苓的優質推薦評比94988
楊易妤的網路評價好物 柳右瑋的評價心得陳美瑋的開箱推薦文天地36175 翁秀琴的推薦評比好物78265夏欣怡的必買購物清單96600 蔡恭杰推薦直播開箱陳秀娟的優質推薦評比 郭俊倩的優質好物推薦5805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62ew9j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